最近AlphaGO擊敗世界第一的圍棋高手的衝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 AI)已經開啟下一波的工業革命,23日舉行的華府國建會2017年度學術研討會邀請專家,共同探討AI的現況、衝擊、挑戰,而針對「機器人/AI會不會取代人類?」的論戰,無人否定AI對社會的影響很大,且無可逆轉,主題演講人劉耀經說,AI有很長的路要走,機器永遠不會取代人類,但AI的確創造更失衡的社會,「在人類被機器人控制之前,社會必須準備好、做好法律規範。」AI的契機論壇講員,左起 :婁世鐘、羅定和、馬客台、劉耀經。 特派員許惠敏/攝影 分享 facebook 前美國農業圖書館館長、現擔任美國農業部研究管理助理部長的劉耀經,首先定義人工智慧。他說,具有人工智慧的電腦已能透過運算、模擬以及解釋人類的行為,解決許多醫學、農業、工業及商業上的難題,「所以人工智慧不只是單純的電腦科學,它必須和數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神經生物學、電子電機工程學…等各行各業相結合。」他以個人35年的AI經驗介紹人工智慧在太空探索、犯罪及司法系統、財務管理、自然語言、語音辨識、網路安全、農業生產等各種領域的實際運用,以及未來智慧機器人的發展潛力。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也對人工智慧在醫學、工業、教育的應用進一步申論。任教馬里蘭大學的羅定和教授介紹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與未來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新方向;他說,60年代,科學家開始試著訓練電腦擁有人工智慧,例如會下西洋跳棋的電腦程式。但現在的AlphaGo拜電腦運算效能大幅提升、大數據(Big Data)的資料、以及深度學習技術的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的技術模仿大腦的多層神經網路、精心設計的權重分析、及自動建立規則,使電腦學會在未曾經驗過的情境下,也能做出最適當的反應。喬治城大學的婁世鐘博士介紹在深度學習中最常被使用的卷積神經網路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它源於80年代Fukashimas Neocognitron理論,人工智慧利用一層層非線性函數組成的神經網路進行分析與學習,被廣泛運用在處理空間、影像辨識、語音辨識、數據預測、棋奕比賽和醫療藥物開發等等。來自MITRE的馬客台博士講商業環境中的風險分析和轉移。他介紹如何利用最新的AI相關技術,改善風險及增加新的機會,以及政府和工商界建立更成熟的經營模式。研討會贊助單位包括中華民國科技部、台北經文代表處,和蒙哥馬利學院。國建聯誼會會長葉人豪在開幕式致詞表示,「這是國建會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研討會」,邀請AI專家探討未來AI將如何更廣泛的應用在個人、政府與工商業界,以及如何運用AI建立商業模式。中午午餐演講會則邀請到台灣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杜亦瑾談台灣發展AI的契機。下午論壇鎖定精神健康的認識與防治。駐美代表處衛生組組長盧道揚醫師從日前北一女新生自殺的新聞談到台灣精神疾病的現況、官方防治自殺之道,第一步是提高全民對精神病的認知,針對可疑的群體進行深入宣導、把關,設立熱線;對高風險群體進行追蹤防治。現任聯邦衛福部公共衛生諮議的吳幼舒上校則在會中感性分享了他個人走出憂鬱症的經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然後突破困境」,他的故事呼應幾位講員的論點:憂鬱症是可以治癒。主題演講人劉耀經博士(左)將AI來龍去脈,精闢分析。 記者王稚融/攝影 分享 facebook 國建會會長葉人豪(左)贈送禮物給主題演講人劉耀經博士。 記者王稚融/攝影 分享 faceboo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te02kw29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